请输入关键字
top
公共卫生控制相关信息与应急处置措施
发布时间:2025-7-1 8:51:55

一、总则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重大传染病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重大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以及卫生健康委下发的相关规定,制定此预案

二、 适用范围

发生以下重大传染病及其他突发事件时,根据有关规定启动本预案。

1. 重大传染病疫情

1.1出现鼠疫霍乱和肺炭疽首发病例以及爆发流行;

1.2乙类、丙类传染病爆发或多例死亡;

1.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罕见或已消灭的传染病

1.4发生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

1.5各种自然灾害过程中及发生后疾病的爆发流行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

三、 组织机构与职责

1. 现场指挥部

总指挥:分管院领导

副总指挥:医务部主任

 责:

1.1报请医院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和终止本预案

1.2现场指挥部负责应急事件处置的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在医院应急管理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启动应急机制后的统一协调工作。

1.3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督导落实医院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决定的事项。全院各科室要以大局为重,无条件服从并圆满完成医院的指令。

1.4加强与有关部门、有关科室的综合协调与沟通,建立反应快速、运转高效的联动机制。

1.5负责我院突发事件应急救治相关预案的起草工作。

1.6组建与完善应急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

1.7负责对突发事件信息的汇总、分析,适时向医院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提出应对建议和策略。

1.8负责救灾、中毒、放射事故等重大安全事件涉及公共卫生问题处理的组织协调和对重大人员伤亡的紧急医疗救护工作。

1.9负责领导小组的会议安排和会议纪要。

1.10对我院应急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及时公布我院应急工作信息。

2.  医院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专家组。

3. 各职能部门、各临床科室各司其职,听从统一部署,及时有效的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 各主管职能部门及职责

4.1医院办公室(应急办)

责任人:主任

职 责:

1)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综合协调工作。

2)负责全院范围内应急事件相关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通报,组织对报告的应急事件相关信息进行核实、确认和分级。

3)定期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定期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提高队伍整体应急处置能力。

4)负责汇总年度医院应急工作预算,拟定医院物资储备、装备与设备的管理使用计划,并组织实施。

5)负责医院应急办公室组成部门职责界定。

6)保证医院行政总值班工作制度落实。

4.2文化宣传中心

责任人:主任

 责:

1)负责宣传、接待媒体,由医院指定人员对外通报或接受采访。

2)负责标识的统一设计、制作。

4.3医院行政总值班

责任人 主任  轮流值班人员   6110178   短号60178

 :

1)医院行政总值班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 院领导实行轮流听班制度。参加医院行政总值班是职能部门负责人的重要职责之一, 非特殊原因, 任何人不得拒绝参加。值班人员按照值班表轮流值班。

2)医院行政总值班负责处理医院非办公时间的行政、医务和临时重大事宜, 及时传达、处理上级批示和紧急通知, 签收机密文件, 承接未办事宜。

3)值班人员有权组织人员集中力量解决临时发生的问题。值班期间发生的重大问题,如值班者无力解决,要报告分管部门或主管院领导。

4)负责协调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检查各科室午间和夜间值班人员的在岗和值班情况。

5)严守工作岗位,以便联系。

6)严格遵守值班时间,不迟到早退,如需调整当值时间,可在值班人员范围内自行联系,调整后通知院办。

7)认真、详细、真实的做好医院行政总值班记录。

8)行政总值班电话:6110178   短号60178

4.4医务部

责任人:主任

 责:

1)负责组织救灾、反恐、中毒、各类传染病和放射事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医疗救治工作。

2)负责组织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卫生应急队伍,调配各专业医疗人员。

3)根据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和上级指示选派医疗队,负责院内应急人员调配、管理。

4)负责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应急队队员联络,并保持畅通。

4.5 护理部

责任人:主任

 责:

1)负责组织应急事件医疗救治中护理人员的调配。

2)负责护理人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消毒隔离技术及护理安全工作。

3)配合应急办组织的应急队伍演练,加强医护配合。

4.6 门诊部

责任人:主任

 责:

协助组织应急事件的医疗救治,负责门、急诊区的布局、工作流程、人员安排。

4.7 医院感染管理科

责任人:主任

 责:

负责指导、监督医院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物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

4.8 人事科

责任人:主任

 责:

1)派出人员的统计及分类管理。

2)协助医务部、护理部调配院内人力资源。

4.9药学部   

责任人:主任

 责:

1)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疗用及消毒用药品的采购储备供应。

2)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

3)参与药物安全性监测方案的制定。

4)提供其他药学技术服务。

4.10设备科

责任人:科长

 责:

1)保证重点部门设备完好,随时可用。

2)随抢救进程及时提供所需设备。

3)随时进行抢救设备的现场维修。

4.11公共卫生科

责任人:科长

 责:

负责传染病疫情上报,进一步建立健全传染病预测预警机制,加强网络直报工作的管理。

4.12信息中心

责任人:主任

 责:

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和传递等,做好信息系统的维护,保证运行正常、信息准确。

4.13病案室

责任人:主任

 责:

负责收集相关疾病的病例资料,整理、审核。

4.14后勤服务部

责任人:

 责:科长

1)保障抢救所需的战略物资及必要的日用品的供给。

2)保证电力、热力、通风、水源的供应。

3)保证通信畅通,并具有随时增加通信的能力。

4)保证临时设施的建设。

5)保证参与抢救人员的膳食供应。

6)负责院内外环境卫生的清洁,必要时进行灭虫害处理。

4.15党委办公室

责任人:主任

 责:协助做好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对医务人员家属的解释与安抚工作,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4.16保卫科

责任人:科长

 责:

1)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划定隔离区时,保卫科及时提供人员,并设立专人进行保安,阻止无关人员进入隔离区,患者及可疑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救治区域。

2)遇有突发灾害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时,保卫科必须及时对通讯等公共设施、医疗设备采取保护措施。

3)与公安部门保持联系,实施对嫌疑人的监控。

4.17各临床医技科室及人员职责

急诊科负责全院急诊救治工作,确保急、危、重伤患者能及时接送入院并得到快速有效处理。负责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过程中各专业医务人员的组织、调配和救治流程规范合理,保证各种抢救设备及各种抢救物品齐备,并保持其应急状态,确保绿色通道畅通。

急诊科主任职责:

1)第一时间现场组织和指挥急诊科及临床应急抢救小组的医疗工作,分组救治病人。

2)制定临时处方及抢救方案。

3)重点负责危重病人的紧急抢救。

4)协调各相关部门(药剂科、医技科室、后勤保障部、其他临床科室等)。

5)及时向医务处及院领导汇报工作情况,提出工作建议。

急诊科护士长职责:

1)组织和协调本科及支援的护士,分组救治病人。

2)协调各相关部门(药剂科、医技科室、后勤保障部、其他临床科室等)。

3)加强病人的巡查和护士的督导。

急诊科副主任职责:

1)协助科主任抢救病人。

2)重点负责分组病人的治疗抢救,指导分组及支援医生的医疗工作。

急诊科现场医生职责

1)立即了解清楚病人姓名、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地点、人数,作出初步诊断、应急处理,报告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并及时报告公共卫生科。

2)普通病人治疗组:副主任医师为组长,负责病人的治疗、病情观察、病历记录。

3)危重病人治疗组:副主任医师为组长,负责病人的治疗、抢救、监护、病情观察、病历记录。

急诊科现场护士职责

1)护士接到发生突发事件通知的电话时需了解以下内容:事发地点、伤亡人数、起因、临床表现等,如有毒物等应嘱取样本并带来医院。同时立即根据首诊医生提供的情况协助报告工作。

2)设一名护士专职接诊、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地址、联系人员及电话、转入院情况,并做好统计工作。同时将普通病人及危重病人引导至各治疗组。

3)护理人员分配药组、普通治疗组、抢救组、巡视(分流)组,其中抢救组负责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

4)各组合作,保证抢救过程有条不紊。

4.18院前急救

科主任职责:

1)保障运输车辆的完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随意调用急救车。

2)保障急救车司机备用状态,有应急事件时随时调动。

3)各临床科室要保证本专业伤患者转送入院时的救治力量和救治措施流程规范合理,负责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理时的紧急人员支援和紧急会诊,并在需要时迅速加入急救处理队伍中。

4)特殊专科尤其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儿科、消化科及烧伤病区履行各自职责,严格按规范操作,在相关突发事件发生时随时进入应急处理状态,保证重点病例或群体病员的有效、及时、特殊救治。

5)各医技科室负责检查诊断工作,确保在紧急事件处理时,即时调配人力完成应急检查任务,确保以最快速度协助临床科室的诊治。

6)药学部负责保障全院各临床科室的用药需要,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时提供充足有效的药品,并随时协调解决临床急需药剂的紧急采购,保证救治成效。

四、 监测与报告

1. 公共卫生科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与报告工作,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重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动监测工作。

2. 报告

全院工作人员都应向应急管理办公室或医务部、门诊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

应急管理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处置情况。

五、应急反应措施

1. 传染病应急反应措施

1.1开展患者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患者分开管理,对疑似患者及时排除或确诊。

1.2协助疾控中心人员开展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1.3做好院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

1.4做好传染病的报告。

1.5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和新发传染病做好病例分析与总结,积累诊断治疗的经验。

2. 现场救援

按照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进行,并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

2.1伤员转运

2.2对已经检伤分类待送的伤病员进行复检。对有转运途中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者,就地先予抢救、治疗,做必要的处理后再进行监护下转运。

2.3认真填写转运卡,并报现场指挥部汇总。

2.4在转运中,医护人员必须密切观察伤病员病情变化,并确保治疗持续进行。

2.5在转运过程中要科学搬运,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2.6合理分流伤病员或按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指定的地点转送。

3. 根据普通伤情、危重伤情、需急诊手术等情况分别开展后续治疗。

六、 预案终止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的前提下,由医院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终止预案,按程序报上级主管部门后,经论证批准后实施。

七、 总结

预案终止后,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汇总。内容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患者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形势变化、实施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人员调整等情况及时对预案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