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苦木
发布时间:2010-5-20 11:30:00

木类—苦木

苦木

Ramulus et Folium Picrasmae

(英)Indian Quassiawood Twing and Leaf

别名 土樗子、苦皮树、苦胆木、熊胆树。

来源 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 (D.Don) Benn. 的枝和叶。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平滑,有灰色皮孔及斑纹,小枝绿色至红褐色。叶互生,羽状复叶,小叶9~15,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10cm,宽2~4.5cm,先端锐尖,边缘具不整齐钝锯齿,沿中脉有柔毛。伞房状总状花序腋生,花单性异株;萼片、花瓣、雄蕊及子房心皮绵4~5出数。核果倒卵形,3~4个并生,蓝至红色,有宿萼。花期4~6月。

生于山坡、山谷及村边较潮湿处。产于黄河流域以南各地。

采制 全年可采,晒干。

性状 枝圆柱形,直径0.5~2cm,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有细密纵纹及点状皮孔,质脆;木部段块块片状,黄色;叶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气微,味极苦。

化学成分 含苦木内酯A~N(nigakilactone A~N)、黄楝素C~G(picrasin C~G)、苦木半缩醛C~C,并含苦木酮(nigakinone)、甲基苦木酮、Ⅰ-羟甲基-β-卡波林(Ⅰ-hydroxymethyl-β-carboline)等。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抗菌消火,祛湿解毒。用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肠炎、湿疹;毒蛇咬伤。

【附注】: 枝圆柱形,直径0.5~2cm,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有细密纵纹及点状皮孔,质脆;木部段块块片状,黄色;叶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
   气微,味极苦。

性状鉴别

    本品为淡黄的短段,或厚约1cm的切片、碎片。树心处的木材块片呈深黄色。横切片年轮明显,射线放射状排列。质密。折断面纤维状。气微,味苦。

显微鉴别

    茎(直径15cm)横切面最外为木栓细胞,栓内层有纤维,单个或2~20个成束散在,薄壁细胞内有单晶及少数簇晶,韧皮部有许多纤维束切向排列呈层状,纤维壁薄,弱木化,纵切面观长140~240μm,直径12~20μm,两端细尖;射线内有单晶或簇晶,簇晶直径16~20μm。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及木细胞组成,均木化,导管内常含黄棕色内含物。木射线1~5列细胞,有单纹孔。含淀粉粒。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 对胃肠道作用:苦木素味极苦,可作健胃剂,增进食欲;过量可作催吐剂。

2. 驱虫作用:体外能抑制阿米巴运动,其浸剂灌肠可治蛲虫。

3. 毒性:苦木素溶液灌注哺乳动物心脏,可抵制心跳振幅及频率。对兔静脉注射0.14g即可至死,对兔先引起全射的肌肉震颤,而后转入麻痹,但它不易自胃肠道吸收;兔肌肉注射30mg/kg或在鼠肌肉注射20~100mg/kg,不致产生中毒。

    苦木总生物碱的各种制剂,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感染以及外伤感染和脓肿等均显著疗效,总碱还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远期疗效较好,其中苦木碱B、D、F、G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

    为从苦木科植物若木(Picrasma quassioides)中提取的总生物碱。

    具有温和、徐缓而比较持久的降压作用。

    可用于高血压,降压作用明显,维持时间长,毒副反应轻微,远期疗效良好。

    口服:每次5~10mg,1日2~3次。用其片剂,每片5mg。

分享二维码:
上一篇:肉桂
下一篇: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