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肉桂
发布时间:2010-5-20 11:33:00

皮类—肉桂

肉桂

 

Cortex Cinnamomi Cassiae

 

(英)Chinese Cinnamcn, Cassia Bark

 

别名 玉桂、牡桂、菌桂、筒桂。

 

来源 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树皮。

 

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芳香。树皮灰褐色,幼枝有四棱,被灰黄色茸毛。叶互生或近对生,革质,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先端短尖,基产楔形,上面绿色,有光泽,离基三出脉;具叶柄。圆锥花序腋生;花被片6,白色;能育雄蕊9,3轮,内轮花丝基部有腺体2,子房卵形。浆果紫黑色,椭圆形,具浅杯状果托。花期6~8月,果期10月至次年2~3月。
多为栽培。产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
采制 多于秋季剥取栽培5~10年的树皮和枝皮,晒干或阴干。
性状 本品浅槽状或卷筒状,长30~50cm,宽或筒径3~10cm,厚2~8m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横向微突起的皮孔及细皱纹;内表面棕红色,平滑,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脆,断面颗粒性,外层棕色,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末淡黄色线纹(石细胞带)。气香浓烈,味甜、辣。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含桂以醛(cinnamaldehyde)、醋酸桂皮酯(cinnamyl acetate)、丁香酚、桂皮酸、笨丽酸乙酸、桂二萜醇(cinnzeylanol)、乙酰桂二萜醇(cinnzeylanine)。
性味 性大热,味辛、甘。

功能主治 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

肉桂(Cinnamomum cassia)

    在传统中药药方里,桂皮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名词,如果找出一片来嚼一爵,你会感到又香又辣,不过很快就会有一种淡淡的回甜味,其实,它就是肉桂树皮。

     肉桂为樟科常绿乔木,又名玉桂、牡桂,其树皮、枝、叶、果、花梗都可提取芳香油,用于食品、饮料、香烟及医药,但常用作香料、化妆品、日用品的香精。树皮出油率为2.15%,桂枝出油率为0.35%,桂叶出油率为0.39%,桂子(幼果)出油率为2.04%。各部位又可分别用于医药,树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桂皮,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有驱风健胃、活血祛瘀、散寒止痛之效;树枝则能发汗驱风,通经脉。

    肉桂原产我国,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云南等湿热地区,其中尤以广西最多。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等地亦有分布。肉桂大多为人工栽培,且以种子繁殖为主,这样可使其后代保持亲本的特性,以获得枝下较高的树干,有利于剥取桂皮,因此在生产上很少用无性繁殖方法培育苗木种植。

    简述:抗菌,缓解消化及呼吸道感染,减轻经痛,治疗白带,舒缓肌肉痉挛及风湿病。抗老化,促进血夜循环,具有收敛作用。抗沮丧、安抚情绪、消除紧张,赋予活力。

【本质】

主要由树皮蒸馏其香味,近来也加入叶子,味道有一点像由木材、辛辣、麝香三者混合而成带甜味,树木为铁色2公尺以此即可采收,主要种植地为瓜哇、斯里兰卡、东印群岛、马达加斯加、南印度,精油为黄褐色。

【历史临床记录】
可用于按摩足部减轻抽筋、治疗胀气、降肝火、抗菌。
【使用需知】
不可大量使用,会使皮肤刺激,怀孕禁用。
【功效】
止血,伤风感冒,呼吸困难, 胃痛,胆汁过多,腹痛腹泻,反胃呕吐,胀气,风湿痛,皮肤松软,抗蜂窝组织炎,月经痛,闭经,白带,减轻忧郁不安,催情,抗菌,杀
【英文名】 CORTEX CINNAMOMI
【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制法】除去杂质及粗皮。用时捣碎。
【性状】本品呈槽状或卷筒状,长30~40cm,宽或直径3~10cm,厚0.2~0.8c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内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较粗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 1条黄棕色的线纹。气香浓烈,味甜、辣。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最内层细胞外壁增厚,木化。皮层散有石细胞及分泌细胞。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外侧伴有纤维束,石细胞通常外壁较薄。韧皮部射线宽1~2列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纤维常2~3个成束;油细胞随处可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红棕色。纤维大多单个散在,长梭形,长195~920μm,直径约至50μm,壁厚,木化,纹孔不明显。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直径32~88μm,壁厚,有的一面菲薄。油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45~108μm。草酸钙针晶细小,散在于射线细胞中。木栓细胞多角形,含红棕色物。

(2)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密塞,冷浸20分钟,时时振摇,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桂皮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μl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 2~ 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17:3)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能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
【用法用量】 1~4.5g。
【注意】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用,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密闭。
【摘录】
《中国药典》

漫谈桂枝汤 

  
桂枝汤出自《伤寒论》,被称为“仲景群方之冠”,是“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也”。该方主要用于太阳中风证。凡表现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或恶寒,脉浮缓而弱这些脉症的,就称为太阳中风,可以用桂枝汤治疗,所以后来也常常习惯地将太阳中风证称为桂枝汤证。

  太阳中风证的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卫,即卫气;营,即营气。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二者相互协调,对人体起着卫护的作用。一旦人体感受风寒之邪,卫气在病邪的刺激下便起而反抗,因反抗而导致发热,所以发热是卫气抗邪的明显信号,也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这就是所谓的“卫强”。发热所以伴有汗出,是由于“营受邪蒸”,而使营阴外泄,不能内守的缘故,因此称为“营弱”。卫强与营弱是一种相互对比的说法,因为卫气强了,比较而言,营就弱了。卫强与营弱都是病理现象,不能认为营弱就是虚证。人体在抵抗外邪的过程中所表现的这种病理现象,通常称之为“营卫不和”,桂枝汤可以起到“调和营卫”的作用。

  桂枝汤属于发汗之剂,这在《伤寒论》中有明确的论述。然而,太阳中风证已有发热汗出了,为何还要发汗?因为汗出不彻底,所以虽有汗出而热不退,病邪未能排出。因此《伤寒论》说:“复发其汗,荣(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有的医家认为:太阳中风是表虚证,因为有“汗出”。事实上,果真是表虚证,仲景用桂枝汤发汗岂不偾事。

  太阳中风证还可以出现鼻鸣、干呕等兼症。因为,肺主皮毛,风寒袭表,首先影响肺气。肺开窍于鼻,肺气失于宣畅,所以鼻鸣。鼻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之一,俗称伤风感冒,因此太阳中风包括感冒在内,但不等于就是感冒。干呕,是外邪束表引起胃气失和的一种反应,是指恶心欲吐的感觉,多见于伤食感冒。鼻鸣、干呕是两个症状,不一定同时并见。

  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各9克,甘草6克,大枣3枚组成。方中桂枝解肌发表,疏散风寒,用为君药;芍药益阴和营,通调血脉,是为臣药。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调和营卫。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表,又能和胃止呕。大枣味甘,佐芍药和营,且能益气调中。甘草甘平和中,且佐桂枝解肌,合芍药益阴,并能调和诸药。足见本方虽然药只5味,但配伍严谨,极合法度。

  《伤寒论》在桂枝汤的服法中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服药后啜热稀粥,助药力发汗;二是温覆取汗;三是遍身微似有汗为佳,不可大汗如水淋漓。此外还提到“若不汗,更服如前法”,如果再不出汗,可以再三服用桂枝汤,目的显然是为了既达到发汗的效果,又不至损伤正气。

  桂枝汤应用范围很广,不论外感、内伤,只要出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症,均可应用。

  歌诀:
  调和营卫桂枝汤,
  芍药甘草姜枣襄。 

分享二维码:
上一篇:川桐皮
下一篇: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