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大血藤的功效】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
大肠二经。
【功用主治-大血藤的功效】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
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
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
①《本草图经》:攻血,治血块。
②《简易草药》: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
③《中药志》:祛风通经络,利尿杀虫。
治肠痈,风湿痹痛,麻风,淋病:蛔虫腹痛。
④《湖南药物志》:通经补血,强筋壮骨,驱虫。
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血晕,血淋,筋骨疼痛,疮疖,血丝虫病。
⑤《闽东本草》治心腹绞痛,赤白痢疾。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肢节酸痛,麻木拘挛,水肿,血虚头昏。
⑦《陕西中草药》:抗菌消炎,消肿散结,理气活血,祛风杀虫。
治阑尾炎,月经不调,崩漏,小儿疳积,蛔虫、蛲虫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浸酒。
外用:捣敷。
【宜忌】《闽东本草》:孕妇不宜多服。
【选方】①治肠痈,生于小肚角,微肿而小腹隐痛不止者是,若毒气不散,渐大,内攻而溃,则成大患:红藤一两许,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卧之。
午后用紫花地丁一两许,亦如前煎服,服后痛必渐止为效。
然后以当归五钱,蝉退、僵蚕各二钱,天龙、大黄各一钱,石礍蚆五钱(此草药),老蜘蛛二个(捉放新瓦上,以酒钟盖定,外用火煅干存性),共为末,每空心用酒调送一钱许,日逐渐服自消。
(《景岳全书》) ②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二两,紫花地丁一两。
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风湿筋骨疼痛,经闭腰痛:大血藤六钱至一两。
水煎服。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风湿腰腿痛:虹藤、牛膝各三钱,青皮、长春七、朱砂七各二钱,水煎服。
(《陕西中草药》) ⑤治肠胃炎腹痛:大血藤三至五钱,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钩虫病:大血藤、钩藤、喇叭花、凤叉蕨各三钱,水煎服。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⑦治小儿疳积,蛔虫或蛲虫症:红藤五钱,或配红石耳五钱,共研细末,拌白糖食。
(《陕西中草药》) ⑧治小儿蛔虫腹痛:红藤根研粉,每次吞服一钱半。
(《浙江中医杂志》6:1959) ⑨治跌打损伤:大血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⑩治血虚经闭:大血藤五钱,益母草三钱,叶下红四钱,香附二钱。
水煎,配红砂糖适量调服。
(《闽东本草》) ⑾治血崩:红藤、仙鹤草、茅根各五钱。
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
【临床应用】①治疗急性阑尾炎以红藤为主,配合其它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药物组成复方治疗。
初步观察对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有较好疗效。
上海地区用复方红藤片(每12片含红藤2两、蒲公英1两、生大黄6钱、川朴3厘)内服,每日3次,每次4片(大便次数增多者剂量可减半),先后治疗急性单纯性、早期化脓性阑尾炎1213例。
其中首批观察354例,有效率达98%,服药后在3~4天内腹肌紧张、腹痛、触痛均消失,平均在2天和2.5天白细胞和体温分别恢复正常;其后观察的859例,有效率亦达90%。
随访146例(时间最长为治疗后11个月,最短为6个月),除25例复发(17.1%)外,余均良好。
复发后有14例作手术治疗,11例继续服中、西药物治愈。
②治疗胆道蛔虫病以红藤1两,加黄酒4两,煎至60毫升为1剂。
成人日服2次,每次1剂。
小儿用量酌减。
初步观察5例,分别于服药1~4日后腹痛消失;治疗期间有4例排出蛔虫。
③治疗瘤型麻风结节反应红藤1斤,研粉,制成丸剂,日服2次,每次3钱,或用红藤根1斤切片,白酒10斤浸泡10~20天,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3次。
分别治疗瘤型麻风结节反应18例和38例,服药后症状均减轻而渐消失。
④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用大血藤、透骨香、香樟根各1两,水煎,两次分服,每日1剂。
连服数天可见关节红肿消退,疼痛减轻。
⑤治疗灼伤以大血藤、金樱子根各1斤,水煎成500毫升,对已发生感染的创面可行湿敷,能促使创面清洁,加速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