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通草
发布时间:2010-8-26 16:56:00

茎藤类—通草
通草

Medulla Tetrapanacis

(英)Rice Paperiant Pith

别名 大通草、通花、方草。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 .Koch的茎髓。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幼枝、叶背及花序被白或褐色星状毛;髓大,白色,纸质。叶大,聚生茎顶,直径50~70cm,5~11掌状分裂,裂片又2~3裂,基部心形,全缘或有粗齿,叶柄粗长;托叶膜质,锥形,基部合生。多数球状伞形花序集成大型复圆锥花序;花小,花萼不显;花瓣4,白色,雄蕊4;子房下位,2室,花柱2,离生。核果状浆果扁球形,紫黑色。花期10~12月。

生于向阳山坡、屋旁、路边及杂木林中。主产台湾、贵州、广西、云南。

采制 秋季砍伐2~3年生的茎,截成一定长度,趁鲜顶出茎髓,晒干,切片。

性状 茎髓呈圆柱状,长30~60cm,直径1.2~3cm。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有纵细纹。质轻松,断面白色,有光泽,中央有直径0.6~1.5cm的半透明圆形隔膜;纵剖面可见隔膜排列整齐。

化学成分 含肌醇(inositol);并含多聚戌糖、多聚基戌糖,以及阿拉伯糖、乳糖、半乳糖醛酸等。

性味 性微寒,味甘、淡。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详细介绍通草的功效】

【炮制】通草:拣去杂质,切片。
   朱通草:取通草片,置盆内喷水少许,微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外面挂匀朱砂为度,取出,晾干。
   (每通草片10斤,用朱砂10两)
【性味】甘淡,凉。
    ①《本草拾遗》:无毒。
    ②《医学启源》:气平,味甘。
    ③《本草蒙筌》:味甘淡,气平。
    ④《纲目》:甘淡,寒,无毒。
   
【归经】入肺、胃经。
    ①《纲目》:入太阴肺、阳明胃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大、小肠三经。
    ③《本草经疏》:入足少阴、太阳,手少阴、太阳。
   
【功用主治-通草的功效】泻肺,利小便,下乳汁。
   治小便不利,淋病,水肿,产妇乳汁不通,目昏,鼻塞。
    ①《日华子本草》:明目,退热,催生,下胞,下乳。
    ②《本草图经》:利小便,兼解诸药毒。
    ③《医学启源》:除水肿癃闭,治五淋。
   《主治秘诀》云,泻肺。
    ④《本草缶要》:治目昏耳聋,鼻塞失音。
    ⑤《长沙药解》:通经闭,疗黄疸,消痈疽,利鼻痈,除心烦。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绵裹塞鼻。
   
【宜忌】气阴两虚,内无湿热及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疏》:虚脱人禁用,孕妇人勿服。
    ②《本草汇言》:阴阳两虚者禁用。
    ③《本草从新》:中寒者勿服。
   
【选方】①治热气淋涩,小便亦如红花汁者:通草三两,葵子一升,滑石四两(碎),石苇二两。
   上切,以水六升,煎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又进一服。
   忌食五腥、热面、炙煿等物。
   (《普济方》通草饮子) ②治一身黄肿透明。
   亦治肾肿:通草(蜜涂炙干)、木猪苓(去里皮)各等分。
   上为细末,并入研细去土地龙、麝香少许。
   每服半钱或一钱,米饮调下。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通草散) ③治伤寒后呕哕:通草三两,生芦根(切)一升,橘皮一两,粳米三合。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随便稍饮;不差,更作,取差止。
   (《千金方》) ④治鼻痈,气息不通,不闻香臭,并有息肉:木通、细辛、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
   上为末,蜜和。
   绵裹少许,纳鼻中。
   (《三因方》通草散) ⑤催乳:通脱木、小人参,炖猪脚食。
   (《湖南药物志》)
【名家论述】①李杲:通草泻肺利小便,甘平以缓阴血电,与灯草同功,宜生用之。
    ②《纲目》:通草,色白而气寒,味淡而体轻,故入太阴肺经,引热下降而利小便;入阳明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汁;其气寒,降也,其味淡,升也。
    ③《本草正义》:通草,其气味则李东垣《用药法象》谓甘淡无毒。
   案此甘字,非大甜之谓,实即淡字,如泉水、食米皆谓味甘之例。
   此物无气无味,以淡用事,故能通行经络,清热利水,性与木通相似,但无其苦,则泄降之力缓而无峻厉之弊,虽能通利,不甚伤阴,湿热之不甚者宜之。
   若热甚闭结之症,必不能及木通之捷效,东垣谓利阴窍,治五淋,除水肿癃,亦惟轻症乃能有功耳。
   又谓泻肺利小便,与灯草同功,盖皆色白而气味轻清,所以亦能上行,泄肺之热闭,宣其上窍,则下窍自利,说亦可取。
①《本草正义》:味淡,气清。
②《饮片新参》:淡平,微苦。

【功用主治-梗通草的功效】清热,利湿,通淋,下乳。
治水肿,热淋,热病烦渴,小便赤涩,乳汁不下。
①《饮片新参》:清化湿热,利水通淋。
②《安徽药材》:清湿热,消水肿,下乳,催生。
治淋病,小便不利,热病烦渴,难产。
③《药材资料汇编》:通肠利便,退热止渴。
治鼻塞,明目,通关节。


 

分享二维码:
上一篇:关木通
下一篇:络石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