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当前位置:首页 >文明创建
道德模范丨学习泰安榜样 汲取前行力量——致敬新时代“泰安好人”(十二月)
发布时间:2023-12-31 15:20:00

助人为乐——李玉玲

细微显真情 平凡塑仁心


1.jpg


李玉玲,女,汉族,197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泰安市东平县中医院内三科护士长。27年来她始终坚持工作在临床一线。2003年,她主动请缨参加首批抗击非典队伍,并火线入党,她乐善好施、无私奉献、热心助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医者初心。

每逢中秋佳节,她会给病人及家属送上月饼;每到除夕,她会为病人送去水饺,陪病人及家属吃一顿热乎乎的年夜饭;对于没有陪护的患者,她会主动送饭送水。她常说:“让患者住院期间感受到家的温暖,患者的痛苦就会少一些,这也是我能为患者做的最小的事。”

践初心 医者担当冲在前

作为一名护士长,一名中共党员,李玉玲时刻注重加强党性修养,加强自身政治素质的提高,她立场坚定,以大局为重,乐于奉献,恪尽职守,积极进取,吃苦在前,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面对疫情、抗灾等硬骨头问题上,她毫不犹豫带头攻坚、冲在一线。她积极参加核酸检测、主动请求支援菏泽,在菏泽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在“全阳”的水牛李村。病房闭环管理期间,更是一刻无休。

2022年初,疫情防控全面放开,病人突增,一天最多时收治23名患者,连走廊都安排了病人。面对患者多,人员紧张的情况,她总是担心病人太多会对病人照顾不周,便在走廊内设置了意见墙,希望病人及时提出意见,积极整改。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意见墙上写满了患者及家属的感激之情,她也在那个寒冷的冬季收获了一墙感谢信。一位住院家属说:“李护士长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才下班,对我们像对亲人一样,我们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她用严谨的工作作风,舍小家顾大家的工作情怀,带领全科护理人员共同渡过非常时期,并确保无一例差错事故发生。

塑仁心 平凡岗位显真情

在老年病科,病人的平均年龄高达75岁。很多老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对多病共存患者的管理,是李玉玲和同事们最主要的份内工作之一。让李玉玲印象深刻的是2019年收治的一名年过8旬的老大爷,他身患多种疾病,因不慎摔倒卧床一个多月,导致骶尾部产生大面积压疮。前期换药需要数小时才能完成,每次换药结束,李玉玲的腰都直不起来。在李玉玲的带领下,护士们不怕脏、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局部换药、翻身拍背、营养改善、慢病治疗等综合护理措施,半年后这位患者伤口终于愈合,人的气色也好起来。

老人康愈回家,李玉玲仍不放心,她仍然关注患者的状况,每月至少一次的家庭访视,患者老伴感动地拉着李玉玲的手说:“你们护士不是子女胜似子女啊。”每当看着患者家属掌握了科学的护理知识,患病老人一天比一天状态更好,李玉玲的心里就充盈着幸福感:“这是对我们护理工作最大的肯定,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献爱心 无私奉献作表率

“祝你生日快乐,早日康复出院!”2022年7月22日,李玉玲巡视病房时和52床老人及家属聊天,得知今天是老人100岁生日,李玉玲带领几名护士提前将病房精心布置了一番,并带着精心准备的鲜花和生日蛋糕到病房里为老人庆生,共同为老人送上真挚的祝福。医护人员暖心的举动让百岁老人和家属非常感动,不停的表示感谢。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心中有爱,眼中有光。二十多年来,她对护理事业执着热爱,奋发向上,秉承一切为了患者健康的服务理念,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南丁格尔誓言。李玉玲先后获得了“泰安市巾帼建功标兵、泰安市优秀护士、东平县护理管理先进个人、十佳护士长、中医院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见义勇为——梁吉学

51岁退伍老兵 冰河救人不留名


2.jpg


梁吉学,男,汉族,197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东平县县直机关第二幼儿园退役军人专项公益性岗人员。今年 11月26日下午,他遇到一个群众不慎落水,毫不犹豫跳入冰河救人,然后又悄悄离开,人们经过多方打听才找到他。他的事迹很快传播开来,受到人们交口称赞。山东电视台、齐鲁网等媒体报道了他的善行义举。

冰河救人不留名

11月26日下午,51岁的梁吉学来到白吉河生态公园散步。在走到拱桥附近的时候,梁吉学听到河边传来呼救的声音,他疾步向前,往河的北面望去,看到有一名群众在河水里漂浮着,周围的人惊慌求救。没有丝毫犹豫,梁吉学立即飞奔而下,边跑边脱掉外套,跳入刺骨的河水中向落水群众游去。等他把落水群众托到岸边后,河边几位热心群众将人拉上岸,给她拍背吐水,看到没什么大碍,梁吉学便默默离开了。

在梁吉学看来,这件救人的事只是平静生活的一个小插曲,他没有多想。可是,梁吉学热心救人的事迹被路人拍到,“东平好心大哥救人后默默离开”的抖音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看到视频的人们都加入了寻找这位做好事不留名的东平“好人”的行列,最终在东平县县直机关第二幼儿园找到了他。谈到救人的举动,梁吉学说:“这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不管谁见到都会出手相救的,更何况自己是一名退役军人、还是一名共产党员,群众有危险,就应该挺在前”。

热心助人传美名

梁吉学是一名退役军人,2003年3月到东平县县直机关第二幼儿园工作。在幼儿园当厨师、管理食堂期间,为了让孩子吃饱吃好,他精心研究菜谱,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并且符合孩子的口味。还经常去班级听取老师、孩子们的意见,以做到更好的改进,一来二去孩子们也都喜欢上了这位和蔼可亲的梁老师。

有一次,小三班的一位老师在上楼梯的时候不小心扭伤了脚,正好让梁老师碰到,他急忙去附近医务室拿冰块进行冷敷,在老师扭伤了脚无法端饭的情况下,梁老师就主动担当起了“生活老师”的职责,每天都帮这位老师把饭菜端到班里,一直到老师伤好为止。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大家都把他当作热心肠的好人。

2017年,梁吉学选择退役军人专项公益性岗位时,因对幼儿园有感情,仍选择在这里担任安保工作。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待同事团结友爱,对待孩子和蔼可亲,周围有谁遇到了困难,他都会力所能及的伸手相助。一次,一名孩子抽风,他见到二话没说,抱起孩子在同事帮助下,立即向医院送去,最终孩子有惊无险,孩子父母每次见到他都表示感谢。同事家里有事,他总是乐于替岗,同事有事调岗,也首先想到他。“他是一个非常自律、有原则性,积极向上的一个人。他在做工作时善于思考,把在部队的严谨性、纪律性,还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全都带到了工作中。”保卫科张大爷也忍不住夸赞梁吉学是一个为人和善、对人真诚的人。

梁吉学在部队期间受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一次,曾荣获集体三等功。近年来,连续2次被县直机关第二幼儿园评为先进工作者。

 

 

 

 

敬业奉献——王海红

坚守师道初心 奉献职教事业


3.jpg


王海红,女,汉族,1976年9月出生,现任岱岳区职业教育中心机电专业教师。在26年的教师生涯中,她坚持育人为首,教学为本,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助推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王海红先后荣获山东省教学能手、齐鲁名师、省青年技能名师等荣誉称号。

师者传道 育人为首

从教26年来,王海红深知“三流教师教知识,二流教师教方法,一流教师教理念”,她与一众深具职教情怀的教师一起,积极投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去。秉承“以实为基”的育人理念。她积极参与学校的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总结提炼出了“产教一体、校企合作”“352”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18年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推动教学团队的创新发展。2019年,她领衔组建省级名师工作室,带领机电专业教学团队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把专业领域的先进思想、观念和方法及时引入专业课堂,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心智、合理的知识结构、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师者授业 教学为本

王海红常说,上好课是教师的本分,让学生收获心灵的启迪、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是人生一大幸事。

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王海红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她先后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生分组学习模式、分层次教学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力争把复杂内容简单化、抽象内容具体化,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实现分层次教学,让所有孩子都能学有所长,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风格鲜明、独具魅力、深受喜爱的教学特色。2007年获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2011年获山东省教学能手称号,2013年获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一等奖。

师者解惑 尚学为源

王海红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职业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作为职教人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在教学之余,王海红广泛阅读各类教育教学书籍,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培训,主动观摩名师课堂,注重和同事们交流教学心得。参与国家级课题《国家示范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主持山东省教育厅课题《借名师工作室,助青年教师成长》,参编高教社教材《物理》《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主编专著《电力工程建设与智能电网》等。凭借雄厚的教研成绩,她先后被评为泰山名师、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齐鲁名师。

师者立德 践行为要

在王海红的心里,教师对学生的爱,通过教师的日常言行自然流露,是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基础;助推同事进步、融入学校发展大局,才能发挥个人最大作用。王海红担任班主任工作15年,善于走进学生中间,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孩子们以积极上进的姿态、团结协作的风貌来回报她,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班集体。

作为齐鲁名师,她主动帮助青年教师正确分析自己,找准适合的专业发展方向;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个人开发的资源共享毫不保留地进行共享,让青年教师站在名师的肩膀上成长。在她的鼓励和指导下,青年教师李庆很快成长为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骨干教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海红深知专业发展永无止境,工作业绩没有最好,只有更加努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敬业奉献——王新广

二十七年如一日 一心为民谋发展


4.jpg


    王新广,男,汉族,1958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宁阳县堽城镇保安村支部书记、村主任。20年多年来,王新广坚持制度治村、多元发展、为民服务,趟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好路子,把一个小村庄打造成了全省闻名的先进村、示范村、幸福村。他先后被授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泰安市优秀村委会主任”“泰山先锋”等荣誉称号。

恪职守 甘奉献

1996年,年轻的王新广接过了保安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的担子。当时的保安村,还是一副破旧不堪的模样,面向县城,如何能像城里人一样生活是当时每一名保安人的梦想。

当选后的王新广横下一条心:说什么也要干出个名堂!只要把心交给全村的父老乡亲,把脚踏实在这片土地上,就一定能够让保安村变个样!带着老父亲“不能辜负乡亲们的期望”的嘱托,王新广第二天一早便走马上任,而他上任之后干的第一件事就在村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王新广宣布:村干部“五不准”:不准在家办公、不准公款吃喝……;党员“五不准”:不准违反村规民约、不准与群众争利益、不准传递负能量……。我带头,我要是做不到,立马辞职。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就烧到了与自己共事多年的同事身上,这让不少党员干部颇有怨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开始他们不理解。不理解不要紧,要带着他们做,时间长了,效果自然就出来了。”王新广说。

凭着这份信念,在王新广不懈努力下,保安村又建立了“365”党员作用发挥机制,设立3个志愿服务岗,将全村划分为20个网格,由年富力强的党员担任网格员,负责做好环境卫生、增收致富等6项任务。每半年对党员参加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网格包保等5个方面情况进行评价。党员心齐了,如何聚民心,成了王新广思考的另一个问题。经过近10年的摸索,一条“自治为基、法治为要、德治为本”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新路子逐渐成型,他以“制度规矩治村、村规民约管事”为核心,遇事建规,逢难立制,经6次修订,逐渐形成了5大类43项村庄管理制度。

拔穷根 促增收

拔掉“穷根”,让群众都富起来,过上好日子,是王新广最大的心愿。面临耕地闲置、务农人员少的现实情况,王新广带领村干部北上南下,到外地考察取经,确定了走“集约土地,搞规模化种植”的路子。为抢抓机遇、做通群众工作,王新广白天跑田埂转地头研究怎么干,晚上就去挨家挨户宣传政策做思想工作。长期超负荷、透支式的工作状态,使王新广积劳成疾,高血压引起了眼底渗血。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随身带着降压药和眼药水,继续奔波在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一直撑到土地全部流转完,才去医院住了两天院。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努力最终取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保安村成立了林木专业合作社,投资流转了500亩土地,种植高价值苗木50000余株,挖排水沟1000米、新修沙土路800米、整平土地30亩、建设办公室及仓库6间等,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5万元,2022年保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76万元。保安村还成为宁阳县乡村振兴学院重点教学点,每年迎接省内外80多批次培训班观摩学习。

集体富裕了,发展成果就要让群众共享。王新广坚持“每年办1-2件大事、好事,年年有发展、有变化”。他组织村里多方论证,先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地方做起。1998年起先后投资100多万元,打深井、铺暗管、建机房、安水泵、开挖蓄水池,完善灌溉管网,解决了群众浇地难题;购置农用机械42台(套),免费为群众提供“耕、耙、播、浇、收”机械化一条龙服务,打包解决了涉及“地”的一系列问题。

为做到真情服务群众,真正为百姓做实事。他带领村两委聚焦群众所思所盼,对村内4条东西大街、2条南北大街、29条胡同全部进行了硬化、绿化和亮化。高标准打造了村碑景观区域,建起了街心公园和廉政文化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械,安装了净水设备,实施了农村改厕,实现了村民“出门不湿鞋,做饭不用柴,生产不用管,娱乐有场所,健康有保障”。

身抱恙 仍坚守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得时间的慈悲”,这是王新广日记上的话,当保安村各项工作都步入正轨的时候,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2006年,正在工作的他突然晕倒,后被医生诊断为食管肿瘤,10多年来的第一次假期竟是在医院里度过。当时村里发展到了关键时候,住在医院的王新广心里很不是滋味,刚刚接受完治疗的他,还未回到村里,就接到了一个始料未及的消息,村里有四户村民违反规定,强占集体土地栽树苗,严重阻碍了村庄的发展。回村后,王新广顾不上休息,就带上村规民约,到地里给四户村民做工作,多次劝阻不听后,一向温和的王新广第一次发了火,他果断带着村干部把树苗全部砍倒。问题解决了,王新广终于松了一口气,但积攒了多日的病痛却一下涌了出来,豆大的汗珠滑过脸颊,这个倔强的汉子倒在了自己家的床上,痛苦的呻吟。可谁也没想到,第二天清晨,一个佝偻的身影出现在了地头上,望着恢复往常样子的土地,身后的烟火,微微翘起了嘴角。

王新广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就是“真正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让村庄变得更美好”。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病痛的折磨没有让王新广有丝毫的退缩,却如铁锤一般打掉了原本脆弱的铁屑,让他愈加的坚韧和执着。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因一念执着,却默默地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这0.9平方公里、192户690名百姓。王新广用不再强壮却依然挺拔的脊梁,继续带领村民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让夕阳之花在保安村这片热土上绽放的愈加灿烂、耀眼。

 

 

 

 

孝老爱亲——孙连池

三十年如一日照顾双亲

自学扮小丑技艺换母亲一笑


5.jpg


孙连池,男,汉族,197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新泰人,新泰市房产管理服务中心宣传科科长、综合科副科长。2023年,孙连池的家庭先后被评为新泰市“最美家庭”、泰安市“最美家庭”,他本人也被评为2023年度泰安市“十大孝子”。

无怨无悔照顾双亲三十余载

孙连池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1998年孙连池的爷爷因癌症手术后身体虚弱,他与家人一起陪伴爷爷坚强走过抗癌斗争的12个春秋,之后又照顾年迈多病的奶奶8年,直到奶奶安详去世。

2015年,孙连池的母亲因多年的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缠身,造成了小脑萎缩,2020年又因胯骨骨折瘫痪在床,长时间的病痛折磨使她患上了抑郁症,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孙连池的父亲经过一次胆囊切除、三次胆管去石手术,身体也不好。就这样,照顾父母的重担落在了孙连池一个人的肩上。尽管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接踵而来,但孙连池并没有因此被压垮,30多年照顾老人的过程中,孙连池从未抱怨过一句,也没有把压力和不满向别人发泄,相反,他心态积极阳光,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身边的人。在他的悉心照顾下,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越来越好。

扮丑为博得母亲一个笑容

看到父母因病痛而愁眉苦脸,孙连池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利用自己业余时间所学的心理知识和才艺技能,不断给老人做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并不时表演一些逗人的小节目给老人带来欢乐。一次偶然的机会,孙连池的母亲看到电视上播放的小丑,难得露出了一个笑脸,细心的孙连池就记在了心里。他萌发了自己扮演小丑的想法,这样就可以让母亲天天开心了。于是想尽各种办法自学了扮小丑的技艺,并自己动手制作了很多道具。这是一个专属于母亲的小丑,一年四季,孙连池就是这样扮成“小丑”的样子陪伴着母亲,只为换取她开心一笑。

他常常告诉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都有需要被照顾的时候,我们现在对待老人的态度决定了将来孩子对我们的态度。”孙连池这番朴实的话深深打动了身边的人,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也带动了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助老帮扶的行列。

言传身教让孝老爱亲代代相传

孙连池出生在普通的工人家庭,家境并不富裕,多年来受祖辈影响,一直传承着孝老爱亲的美德。为了让母亲开心,他自学了一身文艺本领,经常带领家人参加社会公益团体组织的孝老爱亲、扶危济困等公益活动,还多次参与录制山东卫视、山东综艺频道、山东生活频道宣传传统“和”“孝”文化、尊老爱亲的正能量节目。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看着父母起早贪黑、辛苦工作并且不忘孝敬老人,帮助他人。所以他也学会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大人干些家务活,养成了独立自主、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好习惯。每天放学就到爷爷奶奶家中探望,小小年纪就学会了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在学校团结同学,热爱公益活动,跟随父母多次参加新泰义工“孝老爱亲”“大手帮小手、小手结亲结队”等公益活动活动。2023年他光荣入伍,现已成为中部陆军某旅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良好的家风使他终身受益。


分享二维码: